PC版

《松花江上》,唱尽东北血泪史

来源:廊坊传媒网 2021-07-15 10:10:01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夹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

才能欢聚一堂

《松花江上》是抗战时期救亡歌曲中的经典之作,它如诉如泣、壮烈低回的情韵,激励着人们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占领了东北,一批批东北人背井离乡,西安街头有大批东北官兵和流亡者。1936年,在西安二中执教的中共地下党员张寒晖,耳闻目睹了流亡同胞的悲惨经历,激起创作歌曲的冲动。他将北方女性的哭声艺术化,谱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这首爱国曲、思乡曲和抗日曲最早在陕西省立西安二中唱起,随后很快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

这首歌的词曲作者张寒晖是河北省定县(今河北省定州市)人,生于1902年,1925年入北平国立艺专戏剧系,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在北平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4年回老家组织抗日救国会,同时从事小说和戏剧创作,为宣传抗日奔走呼号。他创作的《松花江上》《国民大生产》《去当兵》等著名歌曲,曾在解放区和全国广为流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1946年3月11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的张寒晖因病去世,享年44岁。

《松花江上》广为流传的版本是由我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和施鸿鄂演唱的,这也是最经典的两个版本。

(王晓蒙 整理)

编辑:朱佳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