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武香君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向纵深拓展,三河市的发展势头愈发强劲。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润泽,作为扎根三河市的村镇银行,三河蒙银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河蒙银”)就是一支与县域经济同频共振的重要金融力量。
三河蒙银于2011年成立,下设3个支行,2013年成立党支部,共有党员14人。“我们秉持‘不忘初心、立足三河、回归本源、精耕细作、服务农小、普惠乡邻’的发展定位,注重发挥党支部的政治核心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抓好业务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稳步推进各项业务发展。”三河蒙银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郑福杰在采访中说。
以党建为原点,以红色为坐标。三河蒙银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发挥党支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将党的领导渗透到业务发展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强化党支部“前置程序”效果,落实对领导班子的监督,强化合规经营意识建设,保证决策民主化、科学化。
“党支部中青年占比较大,因此,我们特别注重对青年党员的思想政治建设,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党风党纪、从业道德教育等,强调‘一岗双责’,督促党员及领导干部提高政治敏感度。”郑福杰介绍。近年来,三河蒙银积极开展“以案促改”专项整治工作、清廉金融文化学习、反腐倡廉和警示教育等,不断增强党员和员工的廉洁自律意识;开展常态化监督,加大监督力度,通过设立意见箱、排查员工行为等方式,不断推动监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往深处走、向实里落,切实营造查纠“四风”问题不松懈、不让步的高压态势;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利用“三会一课”,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三河蒙银明确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学习安排、保障措施等,为党员干部配备了党史书籍,定期下发学习任务,引导党员干部自主学习;定期召开党史专题研讨会,增强党员干部学习党史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形成了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的良好风气;开展主题党日、讲党课等活动,进一步激励党员干部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党员干部每周汇报办实事进度,全行员工参加志愿服务不停歇,这是三河蒙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生动侧影。“我们向客户及全体员工发放调查问卷,走访调研重点客户,与各网点员工面对面座谈,充分掌握他们的实际需求,及时改进工作办法。还在各网点设立了志愿服务站点,配备了便民物品,为客户提供暖心服务。”郑福杰说。
与国有银行不同,村镇银行的特点是小而活、小而快、小而精。三河蒙银充分发挥独立法人决策链条短,产品研发、信贷审批等方面灵活快速的优势,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务,引导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三农”领域、小微企业。特别是在疫情期间,全力做好信贷服务工作,对于即将到期的贷款,依据“应延尽延,应展尽展”原则,通知借款人可微信申请贷款展期,还推出了信贷业务顾问式服务、差异化服务、高效率服务、人性化服务4项工作措施。
“我们针对不同的客户需求推出信用贷款产品,探索建立了‘1+N模式’,大大缓解了客户融资难、担保难、抵押难问题,真正践行了村镇银行的初心和使命。”郑福杰介绍,“截至目前,三河蒙银各项存款余额已超过1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达15亿元。”
历经10年发展,从“金融新军”到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生力军”,三河蒙银初心不改、使命如磐。下一步,三河蒙银将扛稳党建大旗,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三河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