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

一道烧鸡 四代传承

来源:廊坊传媒网 2024-12-24 16:27:28

孙庆春展示“王麻子烧鸡”。记者 张泰源 文/图

烧鸡是历史悠久的风味菜肴。非遗美食“王麻子烧鸡”传承百年、风味独特,曾获廊坊十大小吃、燕赵老字号、第二届廊坊好味道十大特色美食伴手礼等多项荣誉称号,其制作技艺2023年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如今,这一历史悠久的风味菜肴,正以其独特魅力在廊坊美食文化领域熠熠生辉。

源起清宫,“香”传廊坊

“王麻子烧鸡”始创于清朝末年,创始人王树林,因面部特征而得此诨名。其师石师傅,曾是清宫御膳房专司烧鸡制作的大厨,为慈禧太后烹制的烧鸡香满宫廷。石师傅出宫后来到廊坊,机缘巧合下收王树林为徒,倾囊相授烧鸡技巧。

王树林聪慧过人,尽得真传。其制出的烧鸡肉质鲜嫩、香气扑鼻。刚出锅的烧鸡,稍一抖动,便骨肉分离。上市不久,烧鸡便在十里八乡传颂开来,“王麻子”自然成了烧鸡代称。当地一位老人说:“那时候,只要闻到那股香味,就知道是王麻子烧鸡来了,别的烧鸡都比不上。”

小店故事,岁月沉香

1986年,“王麻子烧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刘凤民怀着对家族手艺的信念,毅然停薪留职,与舅舅王树林在廊坊三角地东侧,以简易铁皮屋为起点,开启了“王麻子烧鸡”的商业发展。店面狭小,却因烧鸡独特风味,吸引了众多客人。

1989年,王树林年事渐高,刘凤民接力传承。他主营烧鸡之际,兼营各类熟食。20世纪90年代,北大街拆迁,店铺迁移,老顾客仍循着记忆中的香味追寻而来。一位老顾客回忆:“不管店搬到哪儿,我都得找到它,吃了这么多年,就认这个味儿。”

匠心独运,品质为尊

如今,刘凤民的外甥孙庆春作为“王麻子烧鸡”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肩负着传承与发扬的重任。

孙庆春介绍,烧鸡使用多味名贵调料、陈年老汤,以传统工艺精工制作而成,色味俱佳,熟烂酥软,美味可口,是真正廊坊“古早味”的代表。

孙庆春实地察看,只为寻觅生长2年左右、重1.5公斤的优质农村散养鸡。香料的采买更是严谨,他定期前往保定安国市,于众多香料中精挑细选,丁香、肉扣、茴香、山艾、桂皮等13种秘制香料,成就了烧鸡独特风味。

烹制时,退净毛的鸡在工匠们手中反复清洗、精心整形后入锅。微火慢炖3至4小时,锅中汤汁携着香料的精华,沁入鸡肉每一寸肌理。出锅后的烧鸡,再经糖熏“洗礼”,色泽瞬间变得诱人夺目,口感实现了外酥里嫩、肥而不腻、瘦而不柴。

“咱这手艺,讲究的就是老传统、老味道,一丝一毫都不能走样。”孙庆春目光坚定,话语掷地有声。

声名远播,香飘千里

多年来,“王麻子烧鸡”凭借其卓越品质与独特风味,斩获多项殊荣,载入《廊坊市志》与《中国食品大全》,成为地方美食文化标志性符号。

据了解,在1983年全国食品展销会上,“王麻子烧鸡”荣获优质奖,并登上电视荧幕,声名远播。次年元月,于北方五省市食品展销会中,赢得与会代表一致称赞。廊坊明珠大厦开业后,“王麻子烧鸡”专柜前人潮涌动,成为当地特色美食。

时至今日,“王麻子烧鸡”已在廊坊稳稳扎根,拥有3家门店,成为市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食元素。“咱的顾客多是相伴多年的老友,还有那些漂泊在外的廊坊游子。”孙庆春笑着说,“这不,下午就有一批烧鸡发往山东。”

刚走进店里的老顾客张国水告诉记者:“我在山东打拼数载,每次回来都想着这口家乡味,必须买一些,让那熟悉的香气跨越千山万水,慰藉我的思乡之心。”

创新传承,未来可期

为顺应时代潮流,方便顾客携带与馈赠,刘凤民引入塑封技术,让这份家乡美味能轻松抵达远方。

在坚守传统工艺的同时,刘凤民探索创新之路。徒弟在天津静海开设分店,他亲自调配秘方,确保品质纯正与统一,让更多人能领略“王麻子烧鸡”的独特魅力。

在刘凤民和孙庆春的精心守护与创新传承下,“王麻子烧鸡”这一老字号,不仅延续着先辈的精湛技艺与深情厚意,更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廊坊美食文化的金名片,吸引着一代又一代食客前来品味。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