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博楠 崔帅 文/图
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变化和个性化需求的推动,人们对宠物的需求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猫狗,而是向更多种类的宠物拓展,甚至有些静态物品也“跨界”被当成“萌宠”。记者探访市区各类宠物饲养人发现,宠物不再仅仅是陪伴人们生活的动物,更成为情感寄托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猫猫狗狗升级为“情感伙伴”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小狗或者小猫来填补孤独的缝隙。公园里、马路边,随处可见带着宠物出来嬉耍的市民,有些宠物穿着衣服,戴着项链,与主人亲切互动。可以说,养宠物是一部分人的“精神解药”。
5月15日一早,家住广阳区蓝水湾小区的居民张军牵着宠物犬“多多”出门了。他们来到和平路上一处街角公园,已经有几位养宠人在那里遛狗。“几年前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养了只泰迪犬。这种犬天生爱与人互动,能学会简单的指令游戏。”张军表示,以前因为工作原因会有压力大的情况,自从养了小狗之后,每次下班回家它都在门口等着,“打开门就看到‘多多’摇着尾巴,一双眼睛亮晶晶看着我,那一瞬间别提多治愈了!”也因为养了小狗,张军认识了不少周围的街坊邻居,“我在这个小区住了快十年了,平时出门也不怎么打招呼。现在每天出门遛狗,结交了很多小区周边的养宠人,也有看着‘多多’可爱上来打招呼的邻居。无形中社交增加了,整个人开心不少。”
除了养犬,养宠物猫人群的增长幅度逐渐升高。养宠物猫的人,能够在跟猫咪日常的相处中,感受到来自猫咪身上的吸引力。
猫咪,以其独立而又不失温柔的性格,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温暖港湾”。在“孤独经济”的背景下,养猫成为了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情感寄托方式,让人们在繁忙与寂寞之间找到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市民李源养的猫“麦麦”是一只狸花猫,今年已经10岁了。“这些年来,‘麦麦’见证了我搬家、失恋、升职等不同的人生重要时刻,它都默默地陪着我。有时候只要摸摸它毛茸茸的身体,看它围着我的脚打转,翻翻肚皮,心情就能好很多。”她说,多年来在市区工作,平日里几乎只有她跟小猫一起生活,“照顾它的时候会给我正向反馈,也让我更有责任感。这是我越来越喜欢养猫的原因。”
“爬宠”走红年轻人“社交圈”
您家孩子养蚕了吗?近些年来,每逢春夏季节,养蚕成了不少小学生们心照不宣的约定。“从上幼儿园开始,每年春夏,孩子都要开启自己的养蚕之旅,其中乐趣,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懂。”市民曹女士说。
采访中可以发现,相比于猫猫狗狗,养蚕成为不少儿童养宠的首选。“干干净净”“不用遛”“能最简单最直观地观察自然界生命的完整周期”……提起养蚕,家长也都展示出更高的包容性。
“饲养猫狗等宠物需要做好保健和防疫措施,但家有低龄小孩总要担心孩子顽皮被宠物抓伤咬伤,而蚕宝宝的饲养方式相对简单多了,只要准备好饲养箱、足量的桑叶,即使是年龄偏小的孩子也能参与其中。”家有两娃的宝妈王女士告诉记者,孩子照顾蚕宝宝的积极性特别高,每天要记录蚕的生长,还会跟朋友、同学交流饲养经验,互晒自己的饲养日记。
不止是蚕宝宝,近年来,朋友圈里晒出的宠物早已不再局限于猫狗,呆萌的猪鼻蛇、温顺的守宫……“爬宠”凭借独特魅力迅速占领年轻人的社交圈。
不久前,做服装生意的“90后”小李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的三只宠物:一只守宫、一只睫角守宫和一条黑白王蛇。她介绍,守宫是一种可供饲养的蜥蜴,属壁虎科,因其常在屋壁捕食昆虫、蛾类等而得名。性格温顺,萌萌的大眼睛加上绚丽的颜色,让不少人难以拒绝。
“只要熟悉所养爬宠的习性,便会发现它们其实是温顺可爱的小生灵。饲养一段时间后,它们也会熟悉我们身上的气味,打开笼子它们就会凑过来,摸它们也会有回应。”在小李看来,这类爬宠的养护成本相对较低,需要的空间较小,养起来也很省心。
不过,小李也表示,她身边不少资深养宠达人都曾提醒过,养这类宠物一定要遵规守法,选择正规宠物店,确认物种是否属于保护动物或入侵物种,明确饲养人、管理人等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最重要的是不要三分钟热度,不要在饲养后随意丢弃,避免造成不可预知的生态破坏。
奇奇怪怪的“宠物”
让人从中获取情绪价值
“我的‘酵母宝宝’还有救吗?”最近,网络上刮起一股“养宠物酵母”的风潮。在某社交平台上,分享养酵母攻略的帖子多达上万条。鲁邦种、水果天然酵母、啤酒花酵种……网友纷纷晒出自家养的酵母品类,引起了不少网友的讨论。
啥是“宠物酵母”?根据网络介绍,是将酵母装进容器内控制温度与糖分,定期“喂食”面粉和水,观察其发酵动态。原为许多烘焙爱好者自制面包时的做法之一。有网友认为,这种宠物“不用遛也不拆家”“省心省事非常好养”“烘焙人的专属宠物”,甚至“不想养了就多加点面做成馒头”。
“酵母宠物”不是新物种,但的确是新玩法。“小动物饲养太精细费钱,电子宠物难以产生情感互动,而酵母既能互动,又能陪伴,还能用来做面包,一举三得,谁顶得住?”日前,网友“独角兽”晒出了自己养酵母的心得想法。“原本我只是爱吃面包,后来接触了烘焙。过程中发现,酵母可以自己养,不同的酵母做出来的面包风味也有所不同。渐渐地,就喜欢上了观察酵母发酵时的状态。”
鲁邦种是一种天然酵母种。通过混合面粉和水,静置一段时间会产生大量酸味和发酵味,使后续面包成品呈现谷物本身以及发酵形成的特有风味。“听说鲁邦种做欧包时好用,所以我就开始养酵母了。”网友“独角兽”在一个月前,尝试养鲁邦种。她分享,一开始没想到家养野生酵母是有困难的,一不小心就要从头再来。
决心开始尝试后,网友“独角兽”准备了消毒干净的容器、搅拌工具、面粉和开水。因为想要给它提供恒温的环境,于是架到了路由器上,温度保持在30℃上下。“我几乎有空就去看看它,意识到它是活的,会呼吸,有呼吸的水汽了,这令我欣喜若狂。”在她看来,年轻人养“酵母宠物”也是一种精神寄托。“它会因为喂养而有回应,虽然不会说话,但依然能够给予我陪伴的感觉。”她也表示,自己饲养酵母要小心,发酵不当会产生有毒物质,用这种酵母做食物时可能有损身体健康。
芒果核变身“芒狗”,石头、木棍带回家“养”起……奇奇怪怪的“宠物”在增加,但在市民小杨看来,不管是猫猫狗狗还是这些静态的新型“宠物”,只要文明规范饲养,不打扰他人,又能给自己提供情绪价值,就都是“好宠”。
种菜也当养“宠”
“吃了一茬又一茬,这几盆菜就是我的阳台‘宠物’!”对于一年也逛不了几次菜市场的年轻人来说,阳台种菜跟家里养宠物一样,都是非常好的解压方式。
“上班族”小梁去年刚步入职场,实在没有时间和精力养宠物,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家里大蒜发芽了,顺手找了个碗就种上了,没想到长得郁郁葱葱,非常治愈。她笑称,“种菜嘛,有播种有收获,比花草好照料,比猫狗好相处,这不就是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吗?最重要的是,懒得买菜了,剪一把,新鲜无公害,性价比太高了。”
采访中可以发现,不少年轻人加入种菜队伍,这得益于互联网及商家的推广。家庭种菜套装、小份装种子、“懒人”种菜盆、立体省空间种菜架……打开某电商平台,搜索“种菜”,弹出的商品琳琅满目。
“每天看着种子发芽、生长、结果,容易焦虑的心也跟着静下来,没想到这种轻松和愉悦是种菜给的。”这半年,尝试把菜当“宠物”养的市民刘聪聪如此感慨。
编辑:张宏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