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大厂回族自治县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业务。通讯员供图
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李琳 通讯员 黄蕾)“您好,您的跨区域业务现在就能办!”“没带营业执照?系统马上帮您调取!”9日上午9时许,大厂回族自治县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在耐心指导办事群众使用北京政务服务一体机办理业务。近年来,这里已成为京津冀三地企业和群众的“跨省办事枢纽”——通过智能终端与区块链技术加持,最快仅需一刻钟,就能办结一项跨区域业务,昔日奔波数日的行政审批如今变得像“网购”一样便捷。
北京政务服务一体机与北京政务服务专网直连,支持事项全流程自助办理与实时远程视频答疑。通过与大数据平台对接以及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了174项企业个人常用信息复用“少填写”,364项OCR可识别电子表单数据“免提交”,212类电子证照对比核验“减材料”,跨地域远程视频交互“零延时”,审批决定加盖政府部门电子印章“零时限”。
2023年6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一体化办事大厅(大厂试点)在大厂政务服务中心正式运行,设立4个办事窗口,标志着京津冀政务服务一体化迈出实质性步伐。今年5月,大厂成功获批成为与北京市通州区“携手通办”改革试点,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与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政务服务一体化改革的新成果。这为京冀跨区域高频、周期性业务提供了“一对一”专业服务,有效解决了企业与群众跨省办事的高频需求、痛点堵点等问题。
大厂不断推动京津冀政务服务跨区域融合,持续深化与京津两地政务服务对接,全力打造“同质、同效、同标”的跨区域办事环境。通过充分发挥区域合作制度优势,在数据共享、委托受理、证照互认等领域与北京市级、通州区级、天津武清区建立多层级联动机制,实现事项清单标准化。
截至目前,在2021年实现453项高频便民事项“自助办”的基础上,已拓展至北京市级、通州区级3622项政务服务事项、其他北京16个区51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天津市武清区320项政务服务事项“区域通办”,覆盖企业设立、经营许可、社保医保、人才服务、运政类、公积金等重点领域,基本满足了企业和群众跨区域办事的日常需求。
大厂参照通州区乡镇、街道模式及标准,集中受理涉及北京政务事项,实现了两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结合,规范标准一致,达到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政务服务大厅与大厂政务服务大厅两厅“同质同效”。综合服务窗口采用“云窗口”模式,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综合受审平台,直接与北京市各辖区视频连线,在线受理企业和群众各类业务咨询、办理和审批,将事项办理由“线下寄递”全面推向“线上网办”,减少了办事人员的跑办次数,提高了服务效率。
一体化办事大厅运行至今,累计办理跨省通办业务756件,咨询业务2057件,企业群众满意度100%。如今,大厂全力打造“北京的事,这儿能办”服务品牌,以“潮白两岸云牵手”为形象符号,建立了政务服务事项动态对标机制,实现政策解读、办理流程、服务规范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全面接轨,强化了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文化认同感,正成为“京畿门户”政务服务的新标杆。
编辑: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