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看廊坊  >  

【中国新闻网】河北薯类创新团队专家“田间把脉” 小甘薯变身“金坨坨”

来源:中国新闻网时间:2022-10-21 15:17:41

图为固安县丰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的优质红薯正在装车准备发往深圳。 宋敏涛 摄

中新网廊坊10月21日电 (宋敏涛 郑晨子)21日上午,在河北省廊坊市固安县丰鸿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2万斤优质红薯正在装车准备发往广东深圳。该合作社负责人王建介绍说,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出产的红薯口感好、品质高、产量大,深受南方客户认可,“这种10吨货车每周都能发4车,直接配送南方大城市的社区和商超”。

“何时育苗、何时栽秧以及如何施肥、灌溉、防病,直到红薯收获,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专家会对薯农们进行全程指导。”王建说,全程按照专家们指导的技术标准进行操作,确保了新农业技术在红薯种植过程中“标准化”应用。

图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杜德玉(右一)正在田间传授种植技术。 郑晨子 摄

图为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杜德玉(右一)正在田间传授种植技术。 郑晨子 摄

廊坊市农林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杜德玉是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薯类创新团队(以下简称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当下正值红薯收获期,在固安县马庄镇的红薯种植示范应用田里,他正忙着田间测产,记录各项指标数据。“今年固安县红薯产区的‘烟薯25’,平均亩产达六千斤,各项指标都达到预期效果。”杜德玉说。

与此同时,距离固安县马庄镇200公里外的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夹河滩村清喜甘薯种植基地,1700多亩鲜食甘薯也迎来丰收季。

在农户高清喜的田间,他邀请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的专家们一起品尝新鲜出炉的烤红薯。品尝着脱毒苗种植出来的优质红薯,高清喜兴奋地说,“今年产的红薯烤熟了特别甜。”

几年前,高清喜在红薯种植技术上遇到瓶颈,由于多年来一直采用传统种植模式,导致亩产低、土壤易板结,红薯长不大,只能“靠天吃饭”。正在迷茫之时,2018年春季,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岗位专家马志民、杜德玉和冀东试验站站长聂庭彬等一行到卢龙调研,高清喜由此同薯类体系的专家们结下了不解之缘。

图为河北薯农展示今年丰收的红薯。 郑晨子 摄

图为河北薯农展示今年丰收的红薯。 郑晨子 摄

几年来,各级专家到种植基地调研指导近百人次,先后推广了甘薯新品种及脱毒种薯应用、健康种苗繁育、平衡施肥、深沟大垄、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高清喜的甘薯基地管理水平得到了质的飞跃。

如今,新鲜采挖的甘薯一排排摆在地头,颜色鲜艳、个大饱满。“亩产6千斤以上,不同品种收购价格不同,鲜食型红薯在地头就能卖到每斤1.5元到1.7元,往常果腹的小甘薯成了农民致富的‘金坨坨’。”高清喜说。

“这批秧苗颜色不一样,有弱苗、黄苗,该怎么挽救?”像高清喜一样,卢龙县洪强家庭农场负责人潘秋也经常通过照片进行线上咨询,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专家们总会第一时间把脉,详细解答并指导水肥管理技术。

2018年以来,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围绕甘薯新品种筛选评价、脱毒种苗繁育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等开展研发与示范应用,脱毒种苗应用至少增产20%以上,真正实现了助农增产增收。

在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加工生产红薯粉条、红薯淀粉等,之后这些产品将大批销往全国各地。该公司负责人刘云峰说,在专家指导下,通过推广甘薯脱毒种苗及种植技术,今年我们的甘薯基地亩增产30%以上,加工淀粉后实现亩增值1200元以上。

据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办公室介绍,该团队还引导农户发展“红薯经济”,推动红薯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效提升红薯产品附加值,助力拓宽生产、加工、销售渠道,逐步形成以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红薯产业链。

在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薯脱毒组培中心,技术员查看脱毒苗生长情况。 郑晨子 摄

在河北中薯农业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甘薯脱毒组培中心,技术员查看脱毒苗生长情况。 郑晨子 摄

石家庄行唐县、邯郸邱县、保定易县、雄安新区、廊坊固安县、秦皇岛卢龙县……多年来,河北省薯类创新团队的岗位专家们,足迹遍布燕赵大地的山林沟壑、田间地头,他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农业科技创新成果送进千万农户家。(完)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