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秸秆扎刻非遗传承人徐健

巧制“万方安和” 献礼党的二十大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2-10-15 13:39:05

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张泰源 通讯员 赵云飞)从去年5月至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永清县刘街乡南大王庄一村村民徐健,历时一年多时间,成功制作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万方安和”模型,献礼党的二十大。

据记载,“万方安和”建于雍正初年,旧称万字房,是一处以“卍”字轩为主体的风景园林,清末被英法联军焚毁,现仅存遗迹。“这件作品前期设计最难,因为原型已经被战火烧毁,只剩下一个底座,所以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在制作时完全运用榫卯结构,最大程度复原建筑的结构外形。”徐健说。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徐健精心制作了“万方安和”这件作品,使用秸秆达十几万节,最粗的秸秆直径12mm,最细的仅1.8mm。

徐健说,秸秆扎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古建类的扎刻作品,大量的榫卯结构都需要纯手工开槽咬合制作,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才能制作完成。“梁柱之所以笔直,是因为用酒精灯一一烤过,只有这样扎刻出的作品才会整齐,装上的每扇门和窗才能够打得开、关得上。”徐健说,秸秆扎刻从选材到制作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由于每节秸秆要用刀挖槽,手指受伤是常有的事,现在他的右手大拇指上还有一道4厘米长的疤痕。

“‘万方安和’是圆明园中最有吉祥寓意的一个建筑,其名字就寓意着万方安宁、天下太平。我想取一个好兆头,献礼二十大,让人们能够领略到中国古建的魅力。”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