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錾刻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钱洪涛:

耗时两年半 打造三河“古八景”赏盘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4-08-14 15:40:58

钱洪涛创作的三河“古八景”赏盘。

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张泰源)近日,走进三河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錾刻制作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钱洪涛的工作室,8个镀金赏盘引人注目。这8个镀金赏盘采用錾刻传统技艺,仿照三河“古八景”打造,共使用紫铜5200克,历时两年半完成。

錾刻,始于夏商,兴于大唐,已有数千年历史。它以金、银、铜等为材质,以大小纹理不同的錾子和锤为工具,一锤锤錾出点与线,连缀成精美图案,制作出各种造型、器物。“一件精美錾器的完成需要经过打胚、打样、錾刻、清洗抛光等数十道工序,不仅要求艺人有较高的艺术天赋和精湛的技艺水平,还要心、眼、手、力的精密配合。只有这样,做出的錾刻作品才是完美的、精益求精的。”说到錾刻工艺,钱洪涛娓娓道来。

三河,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据民国二十四年《三河县新志》载,“昔时,三河地域较大,东西广七十里,南北袤九十里,面积五千六百平方里(一千四百平方公里),有五百五十七个自然村。今顺义、密云、平谷南部很多村庄属三河辖区。自古以来,三河人杰地灵,自然美景繁多,以公认八景为最。”

“我们希望通过錾刻这一传统技艺,将三河‘古八景’的美丽画卷錾刻于赏盘之上,为世人展现中华传统技艺的魅力与创新。同时,将‘古八景’的美丽故事永久留存,为三河人民乃至全国人民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钱洪涛表示,“古八景”包括灵泉漱玉、南塘落雁、月池秋鹭、七渡晴澜、孤峰挺秀、驼岭春云、圣水流丹、北兔归樵,每一景都是三河历史文化的珍贵遗产。

2022年2月,钱洪涛带领两名錾刻师,开始了这一浩大的创作工程。从制铜胎到贴图纸、勾线、背面顶鼓、正面錾刻、整形清铣,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我们对每一景的錾刻力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希望每一处线条、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出古景的神韵与意境。”

今年8月,耗时两年半的8个“古八景”赏盘全部完成。“古八景”赏盘长、宽均为25厘米。金光闪闪的赏盘上,山川草木、鱼鸟生灵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仿佛将人带入了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时代。

8月6日上午,三河市非遗协会会长闫桂彬、秘书长宋丹清、协会董事段宝胜和书法大师齐海霞等人一同观赏了“古八景”赏盘。“这份匠心独运的作品,将中华传统技艺与历史文化完美结合,将非遗技艺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传承。这些赏盘不仅是艺术品,更是历史的见证、文化的载体。”闫桂彬表示。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