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4-10-25 10:06:00
记者 张甜歌
“女儿去年高考后,收到了某消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将光荣地加入了消防救援队伍,成为一名消防员。亲戚们纷纷送来祝贺,而我的爸爸、女儿的姥爷,送来了一件特别的礼物——军绿色的针线包。”赵春丽语说。
赵春丽的爸爸是一位退伍军人,她小的时候曾和妈妈舟车辗转去过爸爸的营地,只为过节能与爸爸见上一面,也算是短暂的团圆。“我记忆中,爸爸是一个很严厉的人。如今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特有的沉默和倔强。”赵春丽说,这枚针线包她从没见过,爸爸把它当作贺礼送给女儿让她有些意外。
经过岁月的洗礼,这枚针线包已有些褪色,散发着一股潮味,但它依旧方正平整,干干净净。上面印着红色的“赠给解放军”“保卫祖国”“一九七五·十二”字样。赵春丽的女儿如获至宝,又受宠若惊。因为她知道,那是一名边防兵用了几十年的针线包,是她一直很敬佩和亲近的姥爷的珍藏。
“你考上了消防院校,从今天起就是国家的人。这个针线包是党和国家给我的东西,现在我把它给你。拿着它,就要对得起它,对得起你的制服,对得起党和国家!”赵春丽的爸爸用他微哑但洪亮的声音说。
“这个针线包带着历史的气息留存至今,老一辈人带着它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这一辈的人接过它砥砺前行。一个针线包的传承,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信仰的传承。”赵春丽说,一个小小的军绿色针线包,承载着爸爸的热爱和期许,承载着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它从老人的手中辗转到青年的手中,从党员的手中传递到团员的手中,它见证过硝烟,也见证过和平,它代表着信仰,也照亮了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