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3-05-10 09:51:18
寇中天正在篆刻。
记者 张泰源 文/图
篆刻,作为中国独有的艺术门类,是镌刻在中华艺术文脉上的古老印记。30多年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篆刻技艺传承人寇中天,每天都端起方石和平刀,在印章上谱写着诗情画意,让每一枚印章都独具匠心。
近日,记者来到固安县纪家营村寇中天篆刻艺术馆,玻璃柜台中整齐地排列着各式篆章,一枚枚玉质印石之旁,印着朱红色的篆文。
中华印踪源于商周时期,历经战国、秦汉、魏晋六朝的黄金阶段,延及近现代,吴昌硕、赵之谦、齐白石等名家辈出。其中,齐白石先生的齐派篆刻,在近现代产生很大影响,其众多弟子中,娄师白被称为齐派篆刻最有力的推行者。
现年49岁的寇中天,本名寇朝辉,字中天,自幼酷爱篆刻、书画等中国传统文化,打下了扎实基础。2007年机缘之下,成为娄师白的弟子。随后几年,寇中天经娄师白严格教导,终得精髓,成为新一代齐派篆刻的佼佼者。
寇中天所传承的齐派篆刻讲究“印从书出”,其字体周正而不失笔墨关系;印面留红在“显”与“隐”的博弈与协调中拓展意境,富有视觉冲击力;以单刀入印,刀法狠辣、简逸雄肆。
为使篆刻技艺更上一层楼,寇中天花了大量时间看书和练习书法,上至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下至秦篆、缪篆、汉隶等,均有涉猎。
寇中天介绍,篆刻是一门古老艺术,它将书法(主要是篆书)、绘画和镌刻相结合,通过印章的形式展现汉字书法之美、章法之美、刀法之美及金石自然之美。
左手紧把印石,右手奏刀工镌,只见寇中天的大拇指与食指紧摁刻刀刃端,向前冲刻出一道痕槽,接着或切或琢,然后擦去石末,一块粗略的印文展现眼前。他介绍,齐派篆刻技艺要看印文笔画,一边是整齐的光洁刀痕,另一边是曲折的细碎石印,一平一皱之间能看出刀落石破的果毅。有时刀出章外,也不做任何弥补,反而将边栏四围打破,造成崎岖之貌。通过刀意再现用毛笔写字时的起伏提按、丰沛笔意,整个印面富有生命气息和气韵。
如今,寇中天已培养20多名入室弟子,最大的40多岁,最小的仅17岁。为更好地将齐派篆刻传承下去,2017年,寇中天创建了寇中天篆刻艺术馆。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认识篆刻、学习篆刻,更好地把篆刻艺术传承下去。我将不断进行传帮带, 让中国书法篆刻艺术传承下去,使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廊坊生根发芽,并依托篆刻艺术馆,开设篆刻培训班,义务教授齐派篆刻艺术。”寇中天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