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视觉廊坊  >  

“共享+”赋能美好生活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5-09-15 15:02:04

市民在共享书吧内看书、学习。

记者 李博楠 曹明明 文/图

社区打造共享休闲场所

清晨,老人们伴着鸟鸣在锻炼身体;傍晚,孩子们在广场嬉笑玩耍,年轻人在羽毛球场上挥洒汗水,大家的欢声笑语和鸟叫蝉鸣声交织成一首首动听的幸福交响乐……在广阳区新开路街道世锦名城公寓停车场岗亭北侧的健身广场,每天都展现着社区居民温馨和谐的生活。经过升级改造,杂乱空地呈现出一派新面貌,原本脏乱差的闲置空地化身“共享健身空间”。

原本这一片占地约400平方米的健身广场,曾是杂草丛生、垃圾遍地、违规停放的车辆挤占公共空间。社区精准锚定群众对公共活动空间的迫切需求,与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建立联动机制,争取政策支持;协调廊坊市廊控智慧停车管理有限公司筹措改造资金,将荒地变身健身广场。

如今的健身广场地面平整,健身器材多样,划分为羽毛球场地、乒乓球场地和健身器械场地三大模块。公寓住户王女士感慨:“这个广场不仅有健身功能,还让邻里关系越来越热络了。”商业街商户乔先生也惊喜地发现:“现在不仅环境整洁有序,商业街客流量都增加了,社区的改造真是一举多得。”

共享健身广场改变的不仅是面貌,还带来了温情。共享食堂,也是如此。

中午12时,位于大厂回族自治县幸福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南侧的百味鲜社区共享食堂座无虚席,明亮的灯光、整洁的桌椅,满满的烟火气,处处是“家”的味道。一人15元,20余种菜品随便选,荤素搭配、一应俱全,60岁以上老人还可享受额外优惠。虽然刚开业不久,但顾客络绎不绝,大家对食堂赞不绝口。

“饭菜的味道挺好,环境卫生又安全,我平时没时间做饭就过来吃,特别方便。”幸福路社区居民苏志俊说。

百味鲜是幸福路社区食堂市场化合作模式的一次成功实践。据了解,百味鲜社区食堂是幸福路社区开设的第二家社区食堂,菜品中加入了更多河北特色饮食,并通过菜品命名、环境设计展现地方文化元素,构建多元化餐饮体系,满足不同年龄层需求,辐射更多人群。

“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吃得安心、吃得舒心,食材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我们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让腿脚不便、上了年纪的老人可以在家就餐。”百味鲜社区食堂负责人郑岩说。

如今,在廊坊,像这样的社区食堂、共享食堂越来越常见。不论是辖区居民、长者还是上班族,都能在身边享受便捷、优质的服务。

“共享空间”引领便捷生活

舒适的健身环境、智能化的管理系统、配备齐全的健身器材……晚8时,位于市区万向城商场3楼的共享健身房内,多位市民正在运动、健身。

“小程序扫码进出很方便,离家很近,一周来两三次。”正在使用器械锻炼的王先生说,价格亲民、设施齐全,自从家附近开了这家共享健身房,小区居民便有了一个健身运动的好去处。

记者了解到,市区多处开设了共享健身房,有的在商业圈,有的在社区内。共享健身房大多配备跑步机、坐姿推胸训练器、肩部推举训练器、史密斯机、腿部推蹬训练器、高拉背训练器等不同功能的健身器械,能满足不同健身人群的需求。

“最吸引人的还是价格,使用多久就扫码支付多久的费用,不存在办卡的预支消费,也不会因办理会员卡后不能完全使用造成浪费,大大降低了运动门槛,激活了运动热情。”另一位市民说。

“万物皆共享”,催生业态多元化。记者走访了解到,共享健身房为大家提供了灵活的运动健身场所,而共享自习室则为“充电”年轻人提供了安静的学习空间。

明亮的护眼灯,舒适的座椅,丰富的学习用品……近年来,共享自习室越来越火,成为备考一族追梦路上的新阵地。

“家庭空间虽然温馨舒适,但是学习氛围不足,让人很难保持长时间专注。咖啡馆也在不少人的选项列表中,但如果长时间学习,多少会有些不便。”在市区一家写字楼内,一间标注“学习者的天堂”字样的自习室内,22岁的马思风正在备战考研,“在家里静不下心,在网络上找到这家自习室,比较喜欢这里的学习氛围。”

在这家共享自习室的留言板上,贴着一些互相鼓励的话语,“每次看到都会感觉不是一个人在坚持、努力,心里挺温暖的。”马思风说,市区这样的共享自习室不少,他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来选择座位,还有台灯、数据线、储物柜、饮水机、微波炉等配套设备。”

随着“共享经济”蓬勃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共享茶室、共享自习室、共享办公室、共享健身房等成为新兴消费空间,为市民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提供了不一样的体验。

公共文化释放民生“红利”

近日,“文化润廊·联心惠民”社科大讲堂暨“文学艺术让生活更美好”公益系列讲堂第三讲在青美数智园区共享中心举办。

廊坊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南开大学文学博士、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王宁教授以“人是多么需要理解,又是多么难以理解”为主题,以“中国的莎士比亚”曹禺的创作心路为引,聚焦其笔下复杂幽微的人性刻画带领现场观众深入曹禺的戏剧世界,感受文学经典对人性永恒的探索魅力。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众多中学生、大学生、文学爱好者及市民沉浸于这场思想盛宴。“这些书一部分读过了,有不太理解的地方跟同学和老师也讨论过。参加公益讲堂,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文学艺术如何润泽心灵、启迪智慧。”河北东方学院学生王玲玲开心地说。

温馨的装饰风格、丰富的精品书籍、舒适的休闲座椅……走进位于市区新朝阳购物中心的“共享书吧”,不少人在书架间或驻足挑选,或低头浏览,阅读氛围浓厚。

“我平常喜欢读书。这里整体环境很好,图书也很齐全。”市民黄珊说。

据了解,“共享书吧”为广阳区公共图书馆分馆,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现收藏图书2万多册,全部免费供市民阅读。作为公益阅读休闲项目,“共享书吧”与传统的图书馆、阅览室不同,不需要办理借阅登记手续,市民可以随时阅读,也可捐赠家中闲置书籍,与他人分享。

“在这里能够尽情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享受无忧的阅读时光,安静的环境、舒适的角落,都营造了沉浸式阅读的氛围。”今年45岁的市民王宏伟是“共享书吧”常客,他觉得这里不仅是典藏资料和传递信息的中心,更是大家交流文化、学习知识的宁静港湾。

共享健身房内“随时可练”,共享单车成为市民常用交通工具;社区打造的共享休闲场所,打开了社交新模式;走进共享自习室,为学习氛围“买单”;在共享文化课程,感受文化盛宴……“共享”成为越来越被认可的生活方式。

在廊坊,“共享”不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越来越多市民的生活消费选择。它不仅带来了更高效的资源利用,节省了成本,而且推动了消费提质升级。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