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1-12-08 09:57:21
记者 刘杰 杨巍
从穿上警服的第一天起,李向国就把从警誓言深深地刻在心中。26年来,他一直战斗在公安工作一线,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默默耕耘。
工作上,他宁伤亲友,不破规矩;生活中,他急人所难,心怀大爱;对家人,他缺少陪伴,为了工作,周末、节假日几乎没歇过。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警察的责任与担当。
2020年2月6日凌晨,时任香河看守所所长的李向国突发脑溢血,被送往医院接受救治。这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13天来头一次“走”出看守所,离开他的疫情防控岗位。
经抢救脱离危险,李向国的左侧肢体功能受限,目前仍在家中康复。如今,他依然惦记着自己热爱的警察事业,最大的期盼就是,身体恢复后,能够再度穿上心爱的“警察蓝”,继续为人民服务!
“若想托人情、走后门,在他这绝对行不通!”
1988年7月,李向国从省警校公安管理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香河县委政法委工作。工作的六年时间里,他每天早出晚归地学习调研,因业绩突出被提拔为单位的调研组组长。
虽然成了一名中层干部,可李向国内心深处的警察“梦”依然挥之不去。终于,他向领导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领导劝他说:“当警察任务重、危险大,还得一切从头干起,你可想好了?”他毅然回答:“绝不后悔!”
“他就是脾气犟,认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来,他就想干本行、当警察。”说起这事儿,李向国的爱人杨敬民至今记忆犹新,“虽然他是从县公安局的政治处科员干起,心里却满是激情,干劲儿十足。”
1998年8月,李向国从县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调到办公室任主任。上任后,他给大家定下了三条“规矩”:“纪律要严,迟到早退不行;工作要细,有事一起上;闲事要少,底线不能破。 ”这些规矩,一直沿袭至今。
当时,局机关只有办公室有一台电脑,办公室人手少,会打字的就一两个人。有时材料要得急,李向国就亲自执笔手写,经常为了准备材料,加班加点到很晚,通宵达旦写材料、改材料是家常便饭。
“宁伤亲友,不破规矩!”熟悉李向国的人都知道,他的脾气犟,若想托人情、走后门,在他那绝对行不通。民警魏建军告诉记者:“一次,李所长的同学在看守所羁押,家人以为能找他通融进去看望,没想到却吃了‘闭门羹’。”
在李向国的严格要求下,看守所令众多的说情者望而却步,杜绝了金钱案、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我常常提醒民警们,在看守所工作,可能捎一句话就能导致串供,就突破了法律底线,就会付出违法犯罪的代价。”李向国说。
“我和向国是渠口的同乡,当时他在政法委工作,我在渠口老家任派出所所长,后来向国调到局里,我又分包渠口派出所工作。可这么多年,向国没和我说过一次闲事、求过一次情。”香河县公安局主任科员王建华回忆。
“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李所长都特别上心!”
2013年2月担任看守所所长后,李向国在第一次全体会上作出庄严承诺:“咱们是一家人,逢年过节我肯定和大家在一起。”一句承诺,7年来他从未食言,7个中秋、8个除夕他都没在家里吃过一顿饭。
在工作中严格要求的李向国,生活中却是个“热心肠”的老大哥。“谁家有个大事小情的,李所长都特别上心,谁家有难处都会主动帮忙。谁的家属病了,他就带着大伙儿去看望。”民警孙志振说,不管是作风还是人品,都让人心服口服。
看守所民警小赵是独生子,父母年过七旬且生活不能自理。疫情防控期间,李向国便把后勤保障的任务交给他,负责领取文件、采购用品。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小赵与所里人员的接触,又解决了小赵无暇照顾老人的难处。
对待素不相识的群众,李向国也当家人般看待。早年在派出所工作时,其他民警调解不了的纠纷,到了他手上总能迎刃而解。“没有诀窍,就是跟百姓心贴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当警察不就是保护老百姓,为老百姓排忧解难吗?”
当派出所所长的那些年,李向国的办公室永远是敞开的,百姓敲门就能进。夫妻吵架动起手的,村里征地拆迁有意见的,农民工要不到工资的……大家都乐意找他诉说自己的难处。十里八村的人说起李向国,都竖大拇指。
特别是,面对因一时冲动触犯法律的犯罪嫌疑人,李向国也是耐心开导,为犯罪嫌疑人争取宽大处理。几年前,两个年轻人因一时冲动互殴,一人被行政拘留,另一人被刑事拘留。二人被拘后心理波动较大,李向国耐心调解后,一方赔偿到位,另一方出具谅解书,最终双方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内勤辅警李振亚说:“李所长始终践行着‘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精神,用关爱唤醒犯罪嫌疑人、在押人员的良知,教育、感化着他们。”
“心里装的是责任,自己和小家的位置很少!”
“我不回去了,我这儿离不开!”这是李向国对妻子杨敬民经常说的一句话。2000年以后,李向国就没有回家过过年。“突发脑溢血的当晚,我们还视频通过话,出事后都没敢告诉他母亲,怕老人受打击。”说到这,杨敬民哽咽地说不出话来。
“我很小的时候,就坐在父亲的腿上,看着他熬夜写报告。对他来说,工作永远排在第一位,父亲一直都是我的榜样。”为支持父亲的工作,儿子李正楷大学毕业时,毅然选择留在香河工作,婚后,和妻子一致决定不搬出家,与父母同住。
说起这些年李向国在家庭中的缺失,同事和家人一样清楚。1999年,时任香河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的李向国因推进一项重要工作,连续12天吃住在单位,即使单位和他家仅一墙之隔,都没空回家,换洗衣物都是妻子送到单位来。
2008年8月8日,是杨敬民的生日,当时北京奥运会正在举办,李向国负责香河县安平镇的奥运安保工作,本答应回家吃饭的李向国还是“爽约”了,李正楷则带着妈妈去安平“看望”了他。
“李所长心里装的是重如泰山的使命和责任,留给自己和小家的位置很少。”香河县看守所原指导员彰海丰说,李向国的爱人在2018年曾手术住院7天,李向国只挤时间去过医院两次,一直是儿子陪床。
这些年,李向国虽然一心铺在工作上,但不论多忙每天都和家人视频通话;只要晚上回家,坚持给妻子按摩搓脚;岳父母生病,背着二老上下楼去医院……原来,他不只是个“工作狂”,在家人心里也是个“好丈夫”“好父亲”“好孩子”。
2021年12月2日,中组部、中宣部联合发布“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李向国成为我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人。他说:“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在工作岗位上就要兢兢业业、奉献自己,在国家需要战斗的时候,要勇于向前、冲锋陷阵!”
平生之所爱,最是“警察蓝”。谈及康复后的计划,李向国表示,会像以前一样,穿上警服,继续为人民服务。用他自己的话说:“干了半辈子的警察了,别的咱也不会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