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3-11-07 16:23:47
发布会现场。
廊坊传媒网(记者 闫丽)11月7日,记者从我市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10月29日,廊坊市被农业农村部正式授予“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称号,成为我省第二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成功创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质量强市的一项重要成果。我市在创建过程中基本确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2341”模式;“两品一标”认证农产品数量全省第一,截至目前,全市绿色食品认证产品数量达到24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位居全省前列;县级农检机构“双认证”比例全省领先,通过市政府连续3年督办,10个县(市、区)已通过“双认证”的县达到9个,通过比例90%;网格化监管全面落实,全市10个县(市、区)全部落实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明确了考核制度;农产品品牌化发展速度明显提升,全市农业品牌总计138个,其中区域公用品牌省级8个、市级15个,农产品企业品牌省级8个、市级23个。
自2019年起,我市出台一系列措施、方案完善运行机制。2023年,全市安排财政资金1193.5万元,保障了监管工作实际需要。市县两级都设立农安监管、检验检测和综合执法部门,形成了上下对应、配套衔接的农安监管体系;乡镇建立监管机构171个,落实村级协管员3128人,全面履行协助执法、隐患排查等职责,构筑网络化监管体系。制定完善“食品安全应急预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预案”,每年组织进行应急演练,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市县乡三级综合执法范围。
健全统一联动监管机制,与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形成了食用农产品达标合格证应用信息通报机制;农业农村和市场监管等部门建立起针对农产品购销的联合巡查检查机制,实现联动监管。强化突发应急管理机制,完善社会监督举报机制。
各县(市、区)建立生产经营主体“黑名单”制度,依法公开违法信息。各生产主体落实生产记录制度,严格执行禁限用农兽药管理、农兽药休药期等规定;屠宰企业落实流向登记制度,全市病死畜禽实现100%无害化处理。将农药、兽药、饲料等全部纳入省追溯平台管理,严格执行准入机制。标准化生产全面实施,全市的标准入户率已达到100%,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75%以上。安全检测涵盖全市所有的农产品产销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种养大户及批发零售市场。全市拥有1个市级农检中心,9个县(市、区)建立了农检机构并配备快速检测设备。
同时,近年来通过各类媒体,积极宣传和引导各类生产主体参与创建,群众满意度从2017年的70%提升到目前的80%以上。组织线上、线下各类农安培训,实现了“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监督”的全社会参与共创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