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4-08-01 10:44:04
记者 李新苓
“过去办事得跑北京,现在在家门口就把北京的事办成了,太方便了。”家住大厂回族自治县的王艺祯说,前几天在县政务服务中心开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专区,办理了北京公司的道路货物运输车辆年审,仅二十多分钟就办完了业务。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近年来,为了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打破地域壁垒,整合政务资源,强化政务协同,廊坊市积极探索京津冀地区政务服务一体化的发展新路径,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区域通办,着力打造更高水平的京津冀政务服务区域通办样板。
王艺祯感受到的便捷和高效,正是源自政务服务“区域通办”。“区域通办”模式是以同一事项同标通办为路径,实现企业、个人行政审批等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2023年6月,北京通州区与廊坊北三县在全国率先实现政务大厅跨域融合,打破以往地域限制和固有模式,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同质、同效、同标”的办事体验。
“我们所有服务事项都和北京统一标准、统一服务、一厅通办,一年以来完成跨区域通办业务共计462件,咨询业务1226件。”大厂回族自治县政务服务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体化政务服务专区工作人员安晴说。
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满足人民群众新期待。“通武廊”三地从“区域通办1.0”实现高频便民事项异地“自助办”,到“区域通办2.0”实现涉企服务事项异地“全程网办”,再到“两厅融合”,政务服务一体化水平不断提高,改革步伐不断加快。
目前,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360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廊坊北三县的294项高频涉企经营许可事项纳入“区域通办”范围;武清区288项政务服务事项、211项便民服务事项与廊坊市本级233项政务服务事项、300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跨“区域通办”。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和廊坊北三县还开创“两厅融合”,通过审批业务远程“屏对屏”指导、申请材料异地“面对面”提交、审批结果送达“点对点”寄递,为企业和群众异地办事提供线上、线下全场景服务体验,实现两地政务服务大厅“一体化智能联办”。
此外,通过与大数据平台对接和区块链技术应用,实现174项企业个人常用信息复用“少填写”,364项OCR可识别电子表单数据“免提交”,212类电子证照对比核验“减材料”,跨地域远程视频交互“零延时”,审批决定生成电子印章“零时限”,为推动“三地”政务服务实现“同质、同效、同标”提供支撑。
截至目前,我市政务服务“区域通办”自助办理终端累计访问47000余次,办理“区域通办”事项13000多件,有效解决了企业群众跨省办事“来回跑”“折返跑”,为全省政务服务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易推广”的成功改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