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3-12-15 10:00:04
廊坊传媒网讯(记者 李新苓 通讯员 计晓柳)“没有法院的大力调解工作,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平稳的局面,非常感谢你们!”日前,安次法院重塑“廊坊经验”, 践行能动司法,成功化解了落垡镇5个村街237户村民与土地承包方之间的土地流转合同纠纷系列案。12月7日,落垡镇政府及村街代表送来一面写有“秉公办案 为民做主 无私奉献 化解疑难”的锦旗,以表谢意。
2018年,廊坊某投资公司与落垡镇5个村民委员会、378户村民分别签订了《土地经营流转合同》,投建农业示范区项目,后因自身经营不善导致出现经营危机,无力支付土地流转费。先期,12户村民及村委会到安次区法院立案。
四级高级法官邓云华承办该系列案后,与法官助理王晓羽研究决定将涉及五个村街200余户村民,近300个案件统一“打包”,整体做调解工作。经仔细审查认为已达到合同解除条件,依法应予解除合同。但了解到该项目为省重点项目,涉及人员众多,如解除合同,将会影响该项目后续发展,如不予解除合同,将严重影响司法公信力,甚至扰乱社会秩序。
安次区法院高度重视,党组书记、院长李少华和承办法官邓云华多次深入村街,与落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进行对接会商研判,并组织廊坊某投资公司、村委会、部分村民代表进行座谈。经了解,虽然原告村民委员会和村民诉状中要求解除合同,但与法官面对面时表达了并不愿意解除合同,希望继续租给被告土地。被告已经在这个项目投入几千万元,加上三年疫情影响,(被告从2021年开始拖欠流转款,此前三年如约履行合同)目前资金紧张,但被告表示愿意通过贷款的方式给付拖欠原告方的流转款。
邓云华当即给出了调解方案:给被告一定时间贷款,把前两年拖欠的流转款给村民。今年的流转款由被告暂时转租,由今年的租金款折抵村民的流转款。
今年7月,在原告方等待被告贷款的过程中,原告方等5个村街发生汛灾,被告转租土地受灾。邓云华迅速调整调解方案,数次组织村委会、村民代表、被告方和转租的实际种植方到法院进行调解,采取“背靠背”“面对面”的调解方式,耐心倾听各方诉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明之以法,努力缓和双方关系。
经过一个多月努力,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长达三年的纠纷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起到了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三效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