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点专题  >  

【寻访抗战印迹 传承复兴力量】胜利的见证

——重访日军受降地八斗丘

来源:时间:2025-08-25 15:52:39

正值暑假,位于湘潭县易俗河镇凤凰西路858号的湘潭江声实验学校格外宁静。然而,这里却承载了一段发生在80年前的厚重历史。

这里,原本是湘军将领唐子明与唐子襄兄弟建造的一座占地8亩的宏大庄园,命名为八斗丘,寄寓“才高八斗”的美好愿景。可是,随着抗战全面爆发,无情的战火打破了八斗丘的安宁。

1944年6月,湘潭县城沦陷。在那段黑暗至极的日子里,湘潭大地惨遭荼毒,日寇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八斗丘就像一位沉默的证人,目睹日寇犯下的桩桩暴行,将那段血泪史深深铭刻,也默默积蓄着反抗的力量。

黑暗终将过去,光明总会到来。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一消息传来,饱受战火折磨的中华儿女欢呼雀跃。

同年9月20日,国民政府军七十三军军长韩浚作为受降代表,接受驻湘潭地区侵华日军的投降,受降仪式正是在八斗丘庄园进行。受降仪式上,曾经耀武扬威、不可一世的侵略者,早已没了嚣张气焰,往日的傲慢荡然无存。投降的日本军官先是向受降官恭敬鞠躬,随后双手高举过头顶,将日军投降书,以及记载着武器、弹药、车辆等物资的表册,郑重地递交给韩浚。

“滚!滚!”被日军暴行折磨得苦不堪言的老百姓,齐声怒吼。孩童则抓起地上的污泥,用力朝侵略者砸去,用小小的举动宣泄着心中深深的仇恨。

抗战的硝烟渐渐散去,八斗丘迎来了新生。

1946年1月,进步教师王文吉怀揣教育救国的理想,租用八斗丘庄园创办私立石浦中学分校。从此,涓江之滨,书声琅琅。曾经的伤痛之地,化作培育人才的摇篮,延续着新的希望与梦想。

八斗丘,见证了侵略者的残暴与失败,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坚韧与抗争。它时刻提醒着后人:和平来之不易,国耻不容遗忘,唯有铭记历史,自强不息,我们的民族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