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  

她是冀中抗日前线颇有影响的“邓氏八姐妹”之一,河北省原省长张曙光为其题诗——

邓清:子牙河畔的抗日女英雄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1-04-15 10:19:12

邓清的儿子耿年在母亲墓碑前

清明节前,家住石家庄年近80岁的耿年携夫人第一站到河间市冀中烈士陵园,第二站到大城县烈士陵园。这两处革命陵园有他的母亲英雄事迹记载。抚摸着父母纪念碑和英雄画像,多年来,耿年走访母亲邓清战斗的地方,与老人追忆往事,对于她的故事终身不忘。

邓清(1915﹣1943年),原名邓婉贞,大城县白洋桥村人。1937年7月毕业于大城县简易女子师范学校,1938年10月参加革命,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大城县二区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1942年10月任任河县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1943年6月1日牺牲,时年28岁。

谁说女子不如男

大城西白洋桥村位于风景秀丽的子牙河畔,自古就是子牙河的水陆码头,是一个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村镇。该村文风盛行,建有女子学堂。历史上出了不少举人、秀才,文化学者、达官贵人,民国时期还有黄埔军校的毕业生,村里鲜少有不识字的文盲。

这个村邓氏是大宗族。废除科举之后这里率先建起了一所新式学堂和一所女子学堂,家庭妇女也都识文断字,当时流传着“白洋桥的闺女都是秀才”的佳话。

邓清因家中没劳动力,父亲常年有病,妹妹年龄幼小,所以很早就和母亲一起下地干农活,因而养成男孩子的性格,天不怕地不怕,敢说敢为。邓清上学晚,但成熟早,在村里读女子学堂时就关心国家大事,读书看报,常常和同学们议论南方共产党、江西红军斗争的事迹,从那时就萌发了加入共产党的进步思想。

1933年秋,18岁的邓清考上大城县简易女子师范学校。女子师范是大城地下党活动的重要阵地,经常向学生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共产党的主张等。邓清在这个氛围中深受影响,她的人生信仰逐渐转向共产主义。她在老师和地下党的带领下走上街头、集镇,做抗日募捐宣传,高声呐喊:“乡亲们、姐妹们,东三省沦亡了,日寇又在进攻我华北,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决不做亡国奴!乡亲们、姐妹们,省下一口饭、节约一分钱,支援前方将士打东洋鬼子!”

邓清在校放假期间,也不忘宣传抗日活动,召集一些姐妹到家里相聚,传播共产党抗日救国思想,还和大家讲自己要参加革命的想法。大家听到她的介绍,很受教育,有的要求:“你去打日本鬼子一定要带上我们。”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大举侵略我中华。侵华日军沿子牙河南侵,血洗子牙河两岸的村庄,屠杀无辜群众。有知识、有文化、思想较为进步的白洋桥人纷纷起来参加抗战,其中在冀中抗日前线影响最大的“邓氏八姐妹”事迹广为流传。邓清就是她们的代表。当时妇女干部很少,有文化的女干部更少,在邓清的带动下,“邓氏八姐妹”在抗日的各个战线搞宣传,打游击,同日寇汉奸展开了殊死搏斗,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诗篇。

l938年8月,冀中军区党委派工作团到大城,在工作团女干部陈志的帮助下,邓清的思想进一步提高。同年10月,她参加了大城县工作团在小青州举办的第一期民运干部训练班,从此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并改名邓清。

从训练班毕业后,邓清任二区妇救会主任,整天奔波在子牙河沿岸村庄,组织妇女做军鞋,送军粮,动员丈夫参军,妇救会工作搞得热火朝天,受到上级的表扬。l939年,她加入中国共产党。

舍亲情一心抗日

1939年初冬,邓清的母亲早早把棉衣做好等女儿来取。一天晚上,刚要关门,门被推开了,走进一个女八路。“娘——”邓清极其兴奋地呼喊着,拉着母亲的手,她已经两个多月没回家了。老母亲一把拉住女儿的手,哽咽着说:“手这么凉,冷吗?回来就别走了,娘这两月你知道怎过的,天天睡不着觉,揪心死了……”邓清依偎在母亲的怀里说:“看娘说的,我就是整天在娘身边,鬼子来了能安生吗?”当邓清说准备结婚时,母亲哭着说:“娘什么也给不了你……”邓清却开朗地说:“什么也用不着,等赶走小日本,天下太平了,一切都会有的!”因为抗日工作,邓清在家里只住了一夜,老母亲眼含热泪依依不舍地将邓清送到了村子外。

在抗日战斗的岁月里,邓清和县大队长耿玉亭通过工作关系相知、相恋、成婚。

1941年深秋,怀孕的邓清为了躲避鬼子的扫荡,大都在青纱帐里过夜。初冬季节,一次与日伪军周旋时,邓清因趟水过子牙河时着了凉,病得连头发都掉光,只好住在堡垒户家养病。1942年2月22日,邓清的儿子降临,地点是大城县霍辛庄堡垒户家。

耿年眼中含泪回忆说,当时我刚满12天,母亲本就生病的身体在生产后更加虚弱,她仍然坚持要去找党组织继续战斗。母亲一出屋,我好像知道她要走似的大哭起来,母亲回身抱起我,紧紧地贴在胸前让我吃了几口奶。房东大嫂哽咽着说:“邓大姐,再多住一段时间吧……”母亲猛地清醒过来,马上把我交给大嫂转身就走,大嫂知道再也拦不住了,流着眼泪说:“孩子还没起名字呢,起个名儿吧!”母亲想了想说:“孩子出生在‘腊八’,就叫小年吧!”

抛头颅赤胆忠诚

1942年5月1日,日寇在冀中区发动“五一大扫荡”。7月1日,针对任河、大城地区进行了“七一大扫荡”,任河、大城斗争形势更加残酷。大城县委在白洋淀召开了县区干部会议,发出了“抗日到底,誓与大城人民共存亡”的斗争号令。

这一年10月,邓清调任河县任妇女抗日救国会主任。任河县敌情社情更为复杂,地面几乎被日伪军占据着,还有土匪武装。邓清知难而上,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深入到鬼子汉奸活动猖獗的满堂、恒道、张庄等一带开展工作。当地有一家姓张的大地主,儿子在伪政府做事。邓清安排人员在村头放哨,她带着两名干部来到张地主家,让他捐一些钱物支援八路军。开始,地主很嚣张,邓清没有退缩,她向地主宣传抗日形势,希望他配合工作。这个张地主终于同意捐出2500公斤粮食、300块银元。这事在当地产生了较大影响。

1943年6月1日,邓清在任河县一区恒道村主持全县妇救会干部会议,听取了各区的工作汇报,传达上级新任务。到傍晚快散会时,传来了情报——附近据点的敌人正向恒道村包围过来。邓清果断指挥妇救会全体干部转移,自己带一名助理员和县手枪队一个班留下做善后工作。

敌人把村子包围了,邓清见敌我力量悬殊,决定先下地道保存力量,伺机突围。狡猾的敌人在汉奸的带领下,很快找到了洞口。邓清在地道中对同志们进行战前动员:“同志们,党考验我们的时候到了!我们要和敌人拼到底!”“我们和敌人拼到底!绝不做俘虏!”同志们一起高喊,冲向洞口,枪口喷出火焰,监视洞口的伪军应声倒下。敌人气急败坏,用机枪封锁洞口,冲出的几位战友中弹牺牲。敌人向地道里投瓦斯,邓清用身体挡住地道拐口处,指挥大家用衣服堵洞口,呛人的黄烟在地道里飘滚,大家艰难地呼吸着,最后都失去了知觉。

邓清苏醒时想睁眼却怎么也睁不开,“这是在哪儿?同志们在哪儿?”一个日本翻译官来到她跟前,轻声说:“大姑,你可醒了。”邓清费了好大力气才睁开眼,看这个日本翻译官似曾相识。她想起这是一个远房侄子,曾去日本留学,不知何时当了日本翻译。邓清愤怒地说:“谁是你大姑!你是披着人皮的狗……”翻译官胆怯地走开了,不一会儿端来一碗白色药水说:“大姑,这是解毒药,你漱漱口解解毒,千万别喝,一喝就没命了。”邓清接过漱口药水,一仰脖将药水喝了下去。就这样,邓清英勇牺牲。

后来,其战友、河北省原省长张曙光为邓清写诗《念邓清》:遭敌包围恒道,弹尽中毒遇难。铁骨丹心志坚,女中豪杰名传。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