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1-11-23 09:16:39
记者 马越
文安县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安全饮水、兜底保障、防贫动态监测、产业就业、资金管理、科技帮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扶贫小额信贷以及收入支出变化情况等政策落实,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发生返贫致贫问题。
●生活有保证
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强化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责任,做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学生无失学、辍学。2021年以来,对县义务教育阶段建档立卡脱贫家庭学生175人次进行了资助,发放资助金5.87万元。“两免一补”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
基本医疗健康帮扶。脱贫人口继续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健康帮扶政策;大病集中救治率、慢病签约率、疾病整体救治率和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均为100%;家庭医生签约做到了应签尽签。截至8月底,脱贫人口门诊加住院共计报销1638人次,共计花费184.24万元,报销110.62万元,医疗救助59.16万元,总体报销比例保持在90%以上。同时,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服务窗口运转正常,全面满足脱贫群众日常医疗服务需求。
安全住房。开展全县农村住房安全隐患排查工作,重点对脱贫户、农村低保户、分散供养户等农村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情况定期摸排,动态管理,动态清零,及时发现及时解决,确保所有农户住房得到保障,所有农户不住危房。截至目前,累计完成“四类重点对象”住房保障共计225户,安全保障率100%。同时,我县今年结合“河道内村庄”整治,开展农房抗震改造试点工作。涉及新建48栋楼房,已封顶30栋,剩余18栋正在施工。
安全饮水。文安县以高氟水村为重点,逐村逐户查看水质、水量、用水方便程度、供水保障率等四项指标达标情况,建立工作台账,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解决。深化管护责任,明确“三个责任人”制度,完善饮水安全“三项制度”,保障了农村供水工程有管理机构、有政策支持、有经费保障。同时,为彻底解决农村高氟水问题,文安县积极推进农村生活水源江水置换项目建设,项目已于9月份完成招标,待签订协议后开工建设,力争在年底内全部完工。
兜底保障。截至10月底,文安县农村低保32819户57624人,发放最低生活保障资金2593.4764万元;累计对符合条件的困难重度残疾人发放两项补助金963.315万元。1至9月份共为4户14人实施临时救助,做到了“应保尽保、应纳尽纳”。
防止返贫动态监测。今年以来,文安县对农村人口实行防贫监测和帮扶全覆盖,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截至目前,全县累计排查14.46万农户49.44万农村人口,易返贫致贫户为零。
●未来有方向
产业项目发展。为提高产业发展帮扶成效,实现脱贫人口稳定增收。今年3月份,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将文安县2018年、2019年、2020年5个产业扶贫项目再延期2年,涉及资金1818.9万元,项目实施主体6个,并在4月7日完成了补充协议的签订。8月份,新建了2021年产业资产收益项目,投入衔接振兴资金799.05万元,为189户450人入股廊坊利珠粮油食品有限公司,6%的保底收益。
脱贫人口就业。为持续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每月对脱贫劳动力务工情况进行跟踪服务,建立务工台账,实施动态监测,及时掌握就业状况,核查就业收入。同时,完善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今年文安县继续开发辅助性公益性岗位和扶贫专岗,切实帮扶年龄偏大、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2021年,已累计外出务工脱贫劳动力164人,其中省外4人、县外省内5人、县内63人,公岗、专岗安置92人。
财政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文安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总规模904万元,包括:中央衔接资金101万元,省级衔接资金311万元,市级衔接资金82万元,县级衔接资金410万元。截至目前,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资金已投入814.3万元,包括:2021年乡村振兴资产收益项目投入799.05万元;“雨露计划”投入3.45万元;小额信贷担保贴息项目投入0.5万元;中央衔接资金101万元全部用于民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壮大民族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科技帮扶。文安县以科技扶贫项目为引领,派驻科技特派员,依托企业培育示范户,建立“企业+科技扶贫项目+农户”的运行模式,带动农民走科学种养的路子,实现增产增收。选派科技特派员50名,组建了科技扶贫专家服务团队,建立科技扶贫技术服务工作站10家,开展政策、技术、信息等咨询服务,切实帮助群众解决产业发展方面的技术难题。结合农业科技园区、星创天地等平台对农技人员和农民进行培训,努力提高基层科技人员、科技示范主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农民素质。在今年4月份、7月份,举办科技示范户培训1场,科技特派员培训班3期。充分利用新闻媒体以及明白纸、现场会、展示田等形式和途径,大力宣传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提高广大农民选择应用新品种新技术的意识,引导广大农业生产经营者科学应用新品种和先进技术,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采取“一对一,点对点”方式举办培训班10多期,培训群众500余人次,推广新技术20余项。
●后劲做支撑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再提升。2021年文安县安排以奖代补资金444.4万元对30%-50%的49个“空心村”进行就地整治提升,目前已经全部完成。2021年,全县6500座任务指标,已完成户厕改造6687座、公厕改造65座。2021年,文安县计划打造6个美丽乡村示范村,目前,已完成村庄绿化500平方米,建设美丽庭院438个,建设小菜园、小果园、小游园39个,完成“三线”治理村庄4个,建设农村养老服务设施3个。今年上级任务指标建设改造农村公路31公里,目前已完成17.9公里。今年上级任务指标是农村电网改造升级33.16公里,目前正在进行工程物资录入及接收工作,预计年底可以完成指标任务。今年文安县累计清除杂草杂物1.47万处、生活垃圾3.9万立方米、建筑垃圾1.7万立方米、坑塘467个、沟渠170个。清理拆除广告牌匾3369个、私搭乱建824处、残垣断壁265处,硬化2.6万平方米,绿化1.1万平方米,美化8.9万平方米,亮化679盏,建设“三园”410个、卫生公厕23座。农村学前教育覆盖率已经达到100%,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覆盖率已经达到9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经达到97.15%。今年以来,共招聘教师160人,6所普惠性幼儿园已完成县级初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工作已全面铺开;为77个村街、社区配备体育健身器材,6个村街健身小广场完成选址;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培训75人次,创业服务3357人。城镇新增就业3521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96人。
扶贫小额信贷。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了13个乡镇金融服务部、383个村街金融服务站,实现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网络全面覆盖;组织银行机构对全县189户450名建档立卡脱贫户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存量小额信贷7户、贷款金额7.9万元。此外,现有1户脱贫户小额信贷申请通过三级金融网络审核,现正由银行履行放贷手续。
掌握收入支出变化情况。为实时掌握脱贫户收入增减情况,文安县完善脱贫户月收入监测机制,建立《文安县脱贫户月收入监测帮扶台账》,按月核算就业薪酬、资产收益、政策补贴等各项收入是否足额发放。截至目前,文安县189户450名脱贫人口2021年人均纯收入达18505.39元,同比2020年人均纯收入16635.74元,增幅1869.65元,实现了稳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