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  

持续优化版权生态 赋能廊坊高质量发展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2-04-26 10:11:06

记者 崔帅 通讯员 赵迎靖

“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版权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作为河北省首个、全国第11个获得“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的城市,廊坊立足“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在国家版权局、河北省版权局关心指导下,围绕全市工作大局,深化版权治理,提升版权工作效能,进一步讲好版权故事,为助推廊坊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实版权保障。

——提高版权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正版“撑腰”

2019年10月18日,“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授牌仪式暨河北省版权示范创建工作座谈会在廊坊市召开,国家版权局授予廊坊市“全国版权示范城市”称号。

自此,我市不断建立健全系列工作机制:《廊坊市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廊知战办〔2021〕6号)、《廊坊市“扫黄打非”文化执法工作机制》(廊扫黄打非联字〔2021〕7号)、《廊坊市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合作备忘录》、《廊坊市“扫黄打非”工作举报奖励办法》(廊扫黄打非联字〔2020〕1号)……充分调动各种资源,确保责任有分工、工作有抓手、任务能落实,构建打击侵权盗版的综合治理体系,进而提升全市版权保护水平。

2021年6月1日起,新修改的《著作权法》开始施行。为提升全市版权执法水平,2021年5月24至25日,廊坊举办全市版权执法工作培训班,邀请省委宣传部版权管理处、河北省版权保护中心、北京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领导和专家就版权行政管理、版权相关法律法规、新修订的著作权法、版权执法实务等内容进行专题授课。市县两级版权管理人员、版权执法人员共70余人参加培训。

同时,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促进版权保护水平有效提升,我市持续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及时对廊坊市推进使用正版软件工作联席会议组成名单进行调整,确保工作衔接有序,稳步推进。2021年,全市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实现正版办公软件全覆盖。

——净化版权市场,营造“风清气正”版权生态

大力打击网络侵权盗版活动,廊坊开展“剑网2021”专项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检查新闻网站、自媒体、微信公众号、电商平台等1500余家,关闭侵权盗版网站/APP2个,删除侵权盗版链接1000余条。

严格版权保护,2021年,廊坊全市共出动执法检查人员3284人次,检查印刷企业1107家次,书店(包括图书存储仓库)808家次,校园周边文具店(商店等)1424家次,邮政网点133家次。查处盗版书库3个、涉嫌盗版及违规印刷案件20余起。

——用好典型案例,提升全民版权保护意识

近年来,我市深抓典型,采用案件还原、以案说法等方式,拍摄侵犯著作权等典型案件警示片,并在全市印刷企业法人培训班上播放。同时,对2020年由文化执法部门查处并移交公安机关的北京博美印务有限责任公司侵犯著作权案在“廊坊版权”公众号上予以公布。

为切实提高社会公众版权认知水平和社会知晓率,我市组织开展了系列版权知识宣传活动。编印《著作权法法律法规汇集》,发放给各级版权管理人员、版权执法人员、版权企业、部分著作权人,大力宣传版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引导树立崇尚法治、敬畏法律、鼓励原创、尊重版权、弘扬正气的社会道德风尚。印制“著作权知识手册”“版权知识问答”等宣传材料,开展版权知识进校园宣传活动,进一步普及版权保护知识。

同时,在《廊坊日报》、廊坊电视台等媒体刊播版权知识、廊坊市版权工作开展情况及重点版权企业介绍,进一步提升版权工作影响力和社会知晓率。

——完善版权服务体系,护航版权产业健康发展

2021年8月24日,廊坊市文联被授予“廊坊市版权服务工作站”牌匾,承担全市文学艺术领域作品自愿登记及合同备案登记的版权服务、宣传《著作权法》、开展版权咨询、调解版权纠纷等工作。从2018年至今,我市共设立了30个版权服务工作站,推动全市版权工作深入开展。

此外,我市对域内高校文学艺术类专业学生进行版权知识、讲解作品登记的意义、演示作品登记流程等培训,增强全市版权IP创作及版权授权,在宣传普及版权知识的同时,提升全市作品登记水平。

据河北省版权服务平台的作品登记信息统计,2021年,廊坊市共完成作品登记8676件,同比增长17.07%,占全省登记总量的13.49%。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市将持续优化版权生态,不断提升版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版权环境,谱写“版权赋能廊坊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