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1-04-22 10:28:30
记者 刘玉静
在安次区光明西道蔡豆庄社区,调委会调解员王强是大家眼中的“实在人”“热心肠”。他不厌其烦化解一个又一个矛盾,平息一场又一场纠纷。多年来,他直接参与调解纠纷120起。
蔡豆庄社区是一个较大的村改居老旧型社区,除尚未改造完成的蔡豆庄村外,还分管兴盛新区、兴旺小区等多个小区,其中有六个小区没有物业。
作为一名老蔡豆庄人,王强深知做社区“热心肠”容易,可做好“平事人”却压力巨大。即便如此,他迎难而上,一心一意为居民服务。
在蔡豆庄某建筑工地打工者陈某不幸从高空摔伤,承包商扬言:“最多出一两万元,不然就跑人,你们一分也得不到!”
无奈陈某向调委会求助。王强立即调查,弄清承包商应承担法律责任。之后,他每天到工地找承包商协商赔偿事宜。承包商不是工作繁忙,就是各种托辞,王强毫不气馁,艰难奔走协商,并抓住机会讲政策、说道理。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承包商按规定对受伤居民进行赔偿。
该承包商感叹:“想不到一个乡村来的调解员会有这样高的政策理论水平,更想不到他会为一个普通居民拼力来争!”
王强深知,如果不掌握专业知识,很难胜任这个岗位。几年来,他认真学习各项法律法规和新出台的规章制度,认真做“功课”——查资料、背条文,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判断能力,创新调解理念,改进调处方法,用真情暖人心。
以理服人,也要以情动人。蔡豆庄社区居民王某,因母亲去世,想将其骨灰盒放入骨灰堂内,和父亲的骨灰盒摆放在一起,遂将表哥张某母亲的骨灰盒挪走。表兄弟二人产生矛盾。清明节祭祖时,张某找到王某理论。
眼看两兄弟要打“生死架”,王强急匆匆赶到现场,拉住两兄弟,喝道:“都坐下来!有问题可以谈,一家人为了这点事闹得四分五裂,你们愿意让外人背后戳脊梁骨吗?”
见二人态度有所缓和,王强弄清事情原委后,和两兄弟讲亲情、摆道理,并就骨灰盒摆放问题进行协商,兄弟二人终于解开心结握手言和。
有一句话王强常挂在嘴边:“调解员面对的是普通百姓,处理的是‘家长里短’,辛苦我一人,幸福千万家。”
2020年4月,随着安次区人民调解中心成立,以王强个人名义命名的调解工作室正式挂牌。2020年,王强被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