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2-11-23 10:29:21
纪连永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产业园区是推动管理创新和对外开放的重要平台,是高端产业的聚集地、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园区经济是廊坊经济的鲜明特色和重要组成。全市共有省级以上园区14个(经开区8个、高新区6个),总规划面积366.5平方公里,建成区172.47平方公里。在这片占全市不到3%的土地上,聚集了全市80%以上的新项目、90%以上的新兴产业和80%的固定资产投资,贡献了全市70%的财政收入和80%的地区生产总值。
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吹响了“全面建成京津冀协同发展典范城市”的奋进号角。为实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走在全省前列的任务目标,廊坊需要坚决一点、快一点提升园区发展“能级”,努力将其打造成全市高质量集约发展、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的主阵地和生力军。针对当前园区存在的低效化、同质化、空心化等现象,廊坊建好用好园区发展平台,需要在多个方向上发力和探索。
一是在厘清发展方向上发力。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推动开发区转型升级,2021年底商务部出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核评价办法,提出了对开发区综合考评的五大类指标体系,原来最为看重的发展总量只占到开发区综合评价的30%权重,其他四类分别为对外开放(30%),科技创新(15%)、绿色发展(15%)、统筹协调(10%)。在这一考核指挥棒指引下,各园区要秉持高质量发展理念,把开发重心向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功能完善、绿色发展方向转变,着力补短板、强根基、提能级,建设专业化、特色化、创新型产业园区,推动产业经济和区域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稳步提升在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拉动力。
二是在创新运营模式上发力。运营是目前各园区发展的突出短板。当前,以“地产思维”运作园区的发展模式已受到市场的审判,以产业发展为主导的园区运营将在后续迎来更大的空间和机会。北京顺义建设中德产业园的经验可供参考。该区聘请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机构——启迪控股负责园区运营管理,依托启迪30年的产业园招商经验及全球创新网络资源,开展招商引智、产业服务、创新孵化等工作,构建起全周期立体式服务体系。启动仅仅一年,中德产业园已集聚奔驰、宝马等73家德资企业,其中德国隐形冠军企业25家。建议廊坊园区选聘组建精于管理和运营的专业团队,在决策和管理上体现政府的意志,在经营服务上发挥市场功能,建立“决策机构一元化、管理机构行政化、服务机构企业化”的扁平式职能型管理结构,切实提升园区运营管理质效。
三是在承接非首都功能上发力。牢牢抓住廊坊独特区位优势,园区发挥对接北京主力军的作用,将中关村等科技企业聚集、发展空间受限的区域作为对接目标,针对有外迁愿望又不想远离北京的“专精特新”小企业、隐形冠军企业,主动对接上门服务。借鉴北京顺义建设“新三板加速器”的思路,将新三板或准新三板等成长性好的企业纳入招商重点,吸引北京准上市企业入驻,壮大廊坊企业上市后备队伍,增强园区高科技产业发展潜能。
四是在优化营商环境上发力。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园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导向,以市场主体满意为目标,推动省“1+20”配套政策在园区落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进一步营造亲商爱商安商稳商的浓厚氛围。立足当地资源,引导园区从产业服务平台向创新发展平台延伸,以严细深实准的作风,加速打造升级版的投资发展环境,着力增强园区承载力和吸引力。
五是在做强融资平台上发力。实现园区飞跃式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注入。今年以来,国家推出国家级开发区建设主体上市、推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 等政策措施。建议各园区面向长远,未雨绸缪,探索利用基础设施公募REITs、发行企业债和主体上市等渠道,量身打造适合自身的投融管建退模式。逐步推动园区平台公司市场化转型,把一些经营性资产划转至园区融资平台名下,通过做实做优资产质量,拓展平台的融资空间,为园区建设和项目发展提供长效资金支持。
(作者为廊坊市地方金融局党组副书记、二级调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