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  

在推进乡村振兴上迈出新步伐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4-02-09 10:36:41

记者 张欢

稳产保供基础更加坚实、乡村建设品质持续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更加高效……2023年,安次区在农业发展方面积极调结构、转动能,狠抓粮食生产、项目提升、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农村改革、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加快安次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2024年,安次区将继续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锚定建设农业强区目标,坚决守牢确保粮食安全、防止规模性返贫等底线,聚焦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安次“三农”场景,协同推进产能提升和结构优化、成果巩固和农民增收、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共提升,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着力发展绿色农业、设施农业、高效农业,力争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上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全力抓好粮油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坚持粮食生产党政同责,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严防“割青毁粮”。持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增强农民种粮意愿,发挥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作用,实施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行动。扩大轮作休耕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推广夏玉米——夏大豆间作,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目标。聚焦稳产保供目标任务,统筹布局建设环京津甜瓜、蔬菜、水果、奶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有效推动特色产业绿色高产高效创建、奶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畜禽初加工和冷藏保鲜设施设备建设等项目实施,保障重要农产品供给水平。

全面夯实种业耕地农机生产基础。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实施粮油、瓜菜、畜禽良种补贴,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持续提高品种选育水平。优化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探索与作业量挂钩的补贴办法。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广精细整地、精量播种、精准管理和高效收获作业模式。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大力推动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和乡村人才振兴。坚持集群、园区、项目一体推进,按照“产业抓集群、集群抓园区、园区抓项目”的思路,集聚科技、绿色、质量、品牌等要素,继续打造肉鸡、甜瓜2个产业集群、争创1个市级现代农业园区。聚焦重要农产品生产供给,支持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善生产经营条件,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能力。联合供销社系统,开展全程托管农业社会化服务,充分发挥联农带农支撑作用。

加快发展生态低碳农业,强化农业生态保护。以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为重点,大力发展滴灌、膜下滴灌、浅埋滴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开展化肥减量增效工作,普及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保护耕地资源。试点推进加厚高强度地膜使用,构建废旧地膜污染治理长效机制;促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培育壮大秸秆利用市场主体;加大对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核查整改力度,有效遏制畜禽粪污乱排乱倒等违法行为,加快推动畜禽粪污处理设施装备向高标准发展,持续提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水平。继续推进动物强制免疫和“先打后补”,确保动物强制免疫病种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坚决防止大规模抛弃病死畜禽事件。

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在抓好51个受灾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基础上,将集中整治范围扩大到全区所有村街,彻底解决垃圾、污水等影响村庄面貌的突出问题,提升全域农村人居环境水平。按照“32350”工作思路,继续细化完善全区和美乡村建设计划。积极跑省进厅,争取安次区2024年省级和美乡村示范区创建项目成功获批,全力打造落垡镇和美乡村示范区和葛渔城镇新立村全国红色美丽乡村示范点。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做好防贫监测排查到户到人,对象找准找全,帮扶精准到位。注重集中排查与日常动态监测相结合,不断健全与卫健、医保、住建、教育、民政、应急、残联等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共享机制。用好防贫网格员和脱贫联络责任人,及时准确确定监测对象,严防“漏评漏纳”。继续抓好产业、就业两个关键,多措并举保障群众稳住工资性收入、提高财政性收入、增加经营性收入、落实政策性收入,让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相关新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