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时政新闻  >  

三河打造“四最”营商环境 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廊坊传媒网时间:2021-05-07 10:41:10

记者 李新苓 通讯员 吴敬华

开办企业最快1小时完成审批,“一件事套餐”群众不跑冤枉路,100余项北京的高频事项家门口可自助办理……一项项惠民举措见证着三河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历程。

近年来,三河市行政审批局聚焦群众和企业需求,致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四最”营商环境,持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促进行政审批提质提速提效,市场呈现蓬勃活力,为高质量发展聚势赋能。

“简”字当头 激发市场活力

“办证件原来需要来回跑手续、交材料,现在一个大厅办理,时间压缩到7小时以内,最快1小时就可以完成。”前来申领营业执照的企业工作人员刘经理为三河市行政审批局的快速高效点赞。

简政放权关键在简,核心在放。该局开展“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三减”行动,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相继推行“多证合一”“证照分离”、企业名称自主申报、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审核合一”等多项改革举措,市场准入更加便捷,市场主体发展更繁荣。今年一季度,全市新增内资企业4568户。

该局将企业开办所涉及的注册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等业务都集中到“企业开办专区”,打通流程,集成服务,一厅申报,全程办结。如今,三河市企业开办已迈入“小时”时代。同时,大力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凭电子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税务、公安、社保等开办企业事项,实现企业注册网上办,全程服务零见面。一季度共办理企业设立全程电子化登记4455户,电子化办理率达97.53%。

企业注销不再需要登报公告等繁琐手续,可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直接注销申报。今年以来,共办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623户。

“改”字统领 打造最优环境

“没想到在家就能办理,既简单又便捷。”拿着刚到手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市民王先生对“全流程网上办”服务连连称赞。这正是“互联网+政务服务”带来的服务质效。

该局深入实施“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推行政务服务“一件事”“一链办”。推出一件事套餐“省心办”,把需要到多个部门办理的事项进行梳理整合、流程再造后,变成企业、群众眼中的“一件事”,一次问清、一次填好、一次提交。目前,已制定完成40个“一件事”审批全流程,方便办事群众。推动政务服务“全流程网上办”,依托河北政务服务网,将原来必须现场办理的业务彻底转换为线上办理,真正实现由“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的深层次变革。同时,该局还打造了功能完善的电子证照系统,并不断扩展电子证照的应用范围。目前,三河市电子证照库已收录高频证照模板45张,汇聚电子证照28677张。

此外,针对部分业务踏勘量大、距离远、时间长等问题,该局还积极探索视频“云勘验”踏勘服务,从原来的5至10个工作日,缩短至1天就能完成,极大节约了时间成本和行政成本。

“优”字为本 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0年全省政务服务工作先进单位”“2020年度首届全国公共资源交易百强县”两项荣誉为三河市2020年的“放管服”改革画上圆满句号。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为三河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模拟审批”新模式,使新增产业项目实现“拿地即开工”。该局探索实施新增产业项目“模拟审批”模式,即项目经引进联席会议通过后,审批部门提前介入,利用土地征迁、报批等空档期,按照“审批清单”开展模拟审批,并出具标注“模拟”字样的非正式文件。待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后,“模拟”文件直接转换为正式审批文件,实现企业拿到土地不动产证同时取得施工许可证,为企业投产缩短8至10个月的时间。

此外,“开标不见面”“评标可远程”的常态化运行,也大大提升了行政效能。据统计,自2020年实现公共资源全流程电子化以来,三河市共136个项目实现了不见面开标,不见面率100%,成交金额10.28亿元,节约财政资金1956.9万元。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38个,远程异地评标率达76%。

积极落实北三县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发展战略,该局与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深入对接,全力推动政务服务“跨区通办”。共梳理比对政务服务事项704项,重点梳理出时限差异事项116项,审批层级差异事项80项。如今,审批大厅安装有北京政务服务自助终端机,整合了100余项北京市的高频事项,自助机即可办理,极大方便了居住三河的在京工作人员,也标志着三河市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协同发展工作迈出了坚实一步。

相关新闻更多>>